格隆汇9月18日丨中国重工(601989.SH)公布,中国船舶拟以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中国船舶为吸收合并方,中国重工为被吸收合并方,即中国船舶向中国重工的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交换该等股东所持有的中国重工股票。本次合并完成后,中国重工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将承继及承接中国重工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中国船舶因本次换股吸收合并所发行的A股股票将申请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流通。
本次换股吸收合并的定价基准日为吸收合并双方首次董事会决议公告日。根据《重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经合并双方协商确定,本次换股吸收合并中,中国船舶的换股价格按照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确定为37.84元/股。中国重工的换股价格按照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确定为5.05元/股,并由此确定换股比例。
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以换得中国船舶股票数量=中国重工的换股价格/中国船舶的换股价格(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保留四位小数)。根据上述公式,中国重工与中国船舶的换股比例为1:0.1335,即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以换得0.1335股中国船舶股票。
1)乐鑫科技 (民生加银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个股亮点:公司多年来深耕AIoT领域软硬件产品的研发与设计,专注于研发高集成、低功耗、性能卓越、安全稳定、高性价比的无线通信 MCU,现已发布ESP8266等系列芯片、模组和开发板,成为物联网应用的理想选择。;主要从事物联网Wi-Fi MCU通信芯片及其模组的研发、设计及销售;公司是星闪联盟的会员单位
2)微芯生物 (民生加银基金参与公司路演活动)
个股亮点:微芯转债(118012)于2022-07-28上市;公司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临床亟需的原创新分子实体药物
民生加银基金成立于2008年,截至目前,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1479.5亿元,排名43/207;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1256.99亿元,排名38/207;管理公募基金数158只,排名42/207;旗下公募基金经理26人,排名50/207。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民生加银鑫安纯债A,最新单位净值为1.19,近一年增长18.26%。
1)汉钟精机 (永赢基金参与公司策略会)
个股亮点:主营研发、生产农渔果蔬等产品储藏、保鲜、干燥用的新型螺杆式冷冻冷藏设备,各类真空泵(不含螺杆式)及气体压缩机及其零部件。主要产品有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和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公司多年专注于螺杆、涡旋、离心压缩机的发展、不断推出节能环保创新产品;公司有热泵产品
2)乐鑫科技 (永赢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个股亮点:公司多年来深耕AIoT领域软硬件产品的研发与设计,专注于研发高集成、低功耗、性能卓越、安全稳定、高性价比的无线通信 MCU,现已发布ESP8266等系列芯片、模组和开发板,成为物联网应用的理想选择。;主要从事物联网Wi-Fi MCU通信芯片及其模组的研发、设计及销售;公司是星闪联盟的会员单位
3)隆鑫通用 (永赢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个股亮点:公司自主研发的静音变频发电机和便携式储能电源为家庭及周边应急电源使用者和户外露营爱好者提供安全、可靠、便捷的电源解决方案;公司的600kw液冷超充桩研发基本完成,目前正处于量产前的验证阶段,预计年内可达到量产状态。;公司完成7kW交流、90~160kW 直流充电桩产品开发。搭建“隆鑫新能源”充电站运营管理云平台,为客户提供用户管理、订单管理、远程设备监控等运营管理服务。
4)佳电股份 (永赢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线上)
个股亮点:公司拥有先进的流水线和现代化车间;公司佳电股份风力发电机的试制和生产主要由其全资子公司成都佳电完成;公司生产的电机可用于核电设备
5)欧陆通
个股亮点:全球电源方案提供商和制造商的领先企业之一,公司主营业务包含电源适配器等;欧通转债(123241)于2024-07-26上市;公司为阿里巴巴定制的新一代浸没式液冷集中式供电电源在云栖大会展出,应用于磐久服务器供电系统
永赢基金成立于2013年,截至目前,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4947.99亿元,排名23/207;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3229.44亿元,排名16/207;管理公募基金数244只,排名24/207;旗下公募基金经理44人,排名23/207。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永赢股息优选A,最新单位净值为1.3,近一年增长21.71%。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上一篇:个人炒股如何加杠杆 古代中国人的“名字”究竟有多少学问?
下一篇:没有了